【深度】创造奇迹的小男孩
创造奇迹的小男孩
作者 | 张远来
|约翰福音6:1-13|
3耶稣上了山,和门徒一同坐在那里。
4那时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
5耶稣举目看见许多人来,就对腓力说:“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
(6他说这话是要试验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样行。)
7腓力回答说:“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
8有一个门徒,就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对耶稣说:
9“在这里有一个孩童,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只是分给这许多人还算什么呢?”
10耶稣说:“你们叫众人坐下。”原来那地方的草多,众人就坐下,数目约有五千。
11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就分给那坐着的人;分鱼也是这样,都随着他们所要的。
12他们吃饱了,耶稣对门徒说:“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
13他们便将那五个大麦饼的零碎,就是众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耶稣一生行过无数神迹奇事,但被四福音同时记载的只有二件:一是耶稣的复活,另一个就是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在五饼二鱼的神迹中,有个不起眼的小男孩,甚至三卷符类福音书在记载这一神迹时忽略了这孩童的存在。然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男孩创造了奇迹---因着他的奉献,耶稣用他的五饼二鱼喂饱了五千人。他成了五饼二鱼神迹的一个因子(以至半个世纪以后,约翰这个亲临五饼二鱼神迹的使徒,依旧对这孩童的奉献记忆犹新)。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他是如何创造奇迹的呢?
圣经说众人用了几天的时间跟随耶稣,听他讲道,眼下又在旷野。众人疲乏饥饿没有吃过什么,这是众人包括门徒都见到的事,所以门徒才建议耶稣打发众人到周围村庄找吃的。对于饥饿困乏,小男孩当然也深有体会。因为他也是在众人中追随耶稣听道的一个。他强烈地感到饥饿,但他更能体察到众人的需要和耶稣及门徒的为难,他没有独自吞下自己的饼和鱼,他想到的是众人的饥饿,是耶稣和门徒的饥饿。在群体的需要面前,他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将他自己的饼和鱼献给了耶稣的布道团。小男孩是一位能为别人着想,急人所急的孩子,并且他能为这种需要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正是创造奇迹所需要的精神。
孩子自己饿了,由此他能想到别人也饿了,于是他将自己的饼和鱼送给了耶稣的布道团。
这个孩子不属于耶稣布道团的成员,也非听道的(布道会)的组织者,不是他们的领袖,他只是一个贫困的孩子。按理他可以暗自吃掉自己的食物,而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他可以无视别人的需要,他无须为众人的饥饿承担责任。听完道他就可以回家,只当耶稣的布道会是一次好玩的消遣,象大多数人一样。但这个孩子没有这么做,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他视自己是耶稣布道团的一部分,他感到对众人的需要负有责任。耶稣要解决的事正是他的事。众人的事是他可以参与的。尽管自己很卑微,但他还是毫不自卑地将自己摆上了。正是这种责任心,驱动了他献上了自己的所有。而他的献上也决非无所谓地给了!算了!不管了!而是责任感衍发的参与意识。是对基于解决众人需要之行动的参与。换句话说,孩子是以协助耶稣布道团解决听道者需求的参与者的身份献上饼和鱼的。所以这孩子可夸的不仅是“献”、“给”,更是由责任感所发的参与意识。
孩子不是在门徒的动员会中无可奈何地拿出五饼二鱼的,也不是门徒在成千上万的人群中找出了他的鱼和饼。孩子的行动是积极主动的。他积极地发现问题,又主动地献上自己的所有。孩子不仅是带着自己的需要来参加耶稣的布道会,他更是积极地肩负着自己的责任而来。不是为索要,而是肯付出的。
孩子的行动是积极主动的,也证明了他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产生的奉献的行动源于一种意识---孩子是以一种主人而非外人,局内人而非局外人,家人而非客人的意识去作的。我们说过,孩子拿出自己的饼和鱼这不是礼节性地或礼教仪式性地献一点,而是有参与意识地抱着解决某一问题的目的的行动。他虽然没有耶稣门徒的名份,没有布道会组织者的职份,但他却有基督仆人,属主子民的主人的气概。他不是一个袖手旁观者,他是能看到问题而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等着被解决的人。他没有想到自己有没有什么名份,位份或身份。他只知道自己有责任去解决问题。这正是“主人”的气概。这种气概可以创造奇迹。
这个孩子在五饼二鱼的神迹中说得不多,做得不多,但他的每一步都走对了。因为他能了解人需要什么,也能体贴人的需要。他和众人一起几天来追随耶稣,听其讲道,对众人的需要他感同身受。他了解众人的饥饿,因他也一样饥饿;他体贴门徒的无奈,因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他善解人意,所以他会付出自己仅有的五饼二鱼,他深知自己所有的,所能献的都微不足道,但在对能行神迹的耶稣的追随中,他知道在主耶稣里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尽管无法预想。他全然地献上自己的所有,他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以致主的奇迹发生。
了解而体贴人的孩子十分可贵。他足以感动刚硬的心灵,也足以让吝啬的小气鬼羞愧,耶稣完全可以不用这五饼二鱼就喂饱无数的人。但他正是选择和悦纳了孩子的五饼二鱼,他已被孩子对人的体贴和了解,被孩子的真诚和奉献所感动。他只用人真诚的奉献,用这孩子般的体贴与理解去创造神迹!
孩子一般都很小器,只知道要不知道给。但这个孩子不同,他知道分享,他是一个慷慨的分享者。当他见到众人饥饿疲乏,见到门徒的无奈时,他义不容辞地献上了他所有的五个饼和两条鱼。孩子的年龄可能很小,NIV版本的圣经描绘他是一个小男孩(BOY),他的年龄可能还不足以自己烙饼。是他的父母或其他的亲人为他预备了五个小大麦饼,两条小鱼。NIV版本的圣经说饼和鱼都是小的。可能是父母为小孩子预备的,让他在听耶稣讲道时不至饿着,但他没留下自己独享,而是献给了布道团。他知道将他最好的,眼下自己最需要的东西献给同样需要的人。孩子是个肯分享的人,但他所作的已经超越了分享。他是助人为乐而不为自己保留的孩子,这种孩子本身就是奇迹,也是能创造奇迹的孩子。
这个孩子可贵的不仅是一种奉献的精神,更是伴随这种精神的睿智和洞悉力!他能够献上五饼二鱼,更可贵的是他知道献给谁,他知道献给谁才可以创造奇迹。他没有自己和坐在旁边的人一同分享饼和鱼,这样最多只能吃饱两个人。他将鱼送给了耶稣的布道团,这是最明智的作法。他将饼和鱼交给了耶稣的门徒兼助手安得烈。这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安得烈的事在圣经中出现的不多,但一出现就是一个优秀的中介者,他将孩子的奉献直接带到了耶稣面前。孩子没有将饼和鱼交给犹大,尽管他是主管这事的。如果交给犹大,他可能会自己私下吃掉;他也没有直接交给耶稣,这样就会打扰主的布道。对于五饼二鱼,孩子可能会有几种选择:例如:1)自己独自享受;2)和旁边的人一同分享;3)吃剩下的给人;4)给一个贫弱的人;5)交给耶稣的布道团。孩子有多种选择,但他选择了最智慧的途径:这是唯一能为善事创造最大效果的途径。孩子的睿智告诉我们,善事也得选择最妥当的方式,行善也得有智慧!奉献还得知去处!
我们说过这个孩子是具有主人气概、参与精神、敏锐、主动积极和懂得分享的孩子。这是一种领袖的风度。给人的印象应该是出头露面,让人一眼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但这孩子又不是,他只是个实践基督教训的人。一个用行为去见证信仰的人。他在作做一件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可能是惊天动地的事,特别是在数以万计的人中只有他一人如此做,且触及耶稣核心布道团的事。但他没有留下姓名(甚至被符类福音的三作者忽略),甚至我们都不知他来自何处,他的父母是谁,整个事件,经文对他的描绘只有一句话,约六9“在这里有一个孩童,带著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可见他是个不图名利和回报的孩子,他不是那种用“善行”来抬高身价的人。他所做的只是一个见证,是用行动对信仰的见证。见证正是如此,它彰显了信仰却不留下见证人。孩子不求回报,不图名利,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没有抬高自己的身价,但却留下了世间最美好的善行的见证。
当时那群听道者之众数以万计,内中有很多人疲乏饥饿,但有食物的不应该只有这孩子一个人。这中间有人有食物,有人饥饿,有人独自享受,有人与邻人分享。但能将自己所有的饼和鱼奉献到耶稣布道团的却只有他一人。孩子的天性是吝啬的,但这个孩子却慷慨地献上了他的一切,说明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是被改变的孩子,是被耶稣的讲道所改变的听道的实践者:他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了耶稣爱与舍己之道。对于一群同样来听耶稣讲道的人,他们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只为消遣;有人想得政治的利益;有人只为新奇感;有人是敬佩耶稣的人格魅力;有人甚至是为找耶稣讲道的把柄。但这个孩子和许多诚实的信仰者一样,是为寻求真理和人生的准则,他要用耶稣的证道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有了这样的目标,他就会认真地实践主的教训。他听道的目的就是要实践信仰。
孩子的年龄小,饼小,鱼小,有的也少,他属于弱势群体。从他所带的食物看他也不属富家子弟。圣经(NIV)说他带着五个很小的大麦饼,两条小鱼,这是当时贫穷者所食用的。小孩子带着的是大麦饼,这是当时一般穷人的食物,可见这个奉献的孩子不是富有的人。他献上自己的食物,不是因自己还有才献,当他全然献上以后,自己就毫无保留了。他也没献上一半,留下一半,他是全然地给予。对于富有者而言,献上一些也无所谓,因为自己还有足够需用的东西,他不需要信心就可以献,因他本来就有足够的东西。这个孩子不同,当他奉献时,他就知道自己一无所有了,对他而言他的奉献是破釜沉舟的举动,当他献上时他就把全部的赌注(希望)押在耶稣身上了,而那样的举动往往可以创造奇迹。
这个孩子献上了五饼二鱼,他献的理由只有一个----主为我牺牲了这么多,按着耶稣的教导----“我应该”!但他不献的理由却有无数个----献上了我自己怎么办?我太少了,去献多不好意思,我有的太少了,献上也没有用!我这么小,干吗我要献上呢?别人都没献呢?我自己很饿……不献的理由很多,但他没想,他只想一个该想的----我要献上!他的信仰十分单纯。他单纯地相信,就单纯地献上了一切。对于那些复杂的人,在权衡利弊,在权益得失,在复杂的内心争斗中,就放弃了该有的信仰的行动。单纯的相信是一种福份!复杂并非谨慎,它是信仰的枷锁,它是荆棘,它会挤住一切信心的幼苗而使其枯萎。单纯的信心可以产生直接而有力的行动,太复杂的心思不可能产生伟大的信心,如果这个孩子的信心过于复杂,他就不可能奉献!主不喜悦复杂的人!
最后我想问:“这个孩子好吗?
好!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此好吗?
如果你是人的孩子(父母和主的孩子)你希望自己是这样的孩子吗?
孩子的饼小,鱼小,年龄更小,
但他的心志却不小,心也不小,
他幼小的心灵里承载的伟大心志,
那单纯的对上帝话语的信靠和无私的奉献之情,
让主在他的行动上创造了这种奇迹。
你我可能都非“能叫日月换新天“的风云人物,
那个不经意的举动也非惊天动地,
但正是你那默默的爱的行动,
将成为创造伟大神迹的因子。
图片来自网络
校对|琳
美编|四月
亲爱的读者朋友:
感谢您关注福音媒体:“QT灵修”!
本平台由一线福音派牧者、婚恋辅导专家、基督徒学者及教会同工组建。
意在致力传播纯正福音、推动信徒灵修及学习圣经、普及当代护教、传播优质资讯、在线解答读者信仰和生活问题等。
如果对你有用,欢迎转载。只需在文章后面留言"授权",并留下你的平台号即可。
诚邀您为我们守望、推介,感谢您对福音媒体事工的支持!
投稿邮箱:
1211131028@qq.com
ronjoy@126.com
【深度】
【灵修】
【解惑】